跳过主要内容

中国新的碳排放交易具有转型潜力

2015年中国的煤矿工人。

2015年中国的煤矿工人。

架中国

中国的全国碳排放交易机制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运行,这标志着中国首次努力为全球最大的排放国的碳定价。该方案的初步设计显示出有限的雄心,但它提供了一个可能转变的基础。

该计划于今年6月开始实施,将重点关注电力行业——钢铁、水泥和航空行业已从此前的计划中移除。它将根据历史排放水平和燃油效率基准,为2200多家公司提供排放许可。

被覆盖的国家需要报告排放量,并能够与其他国家进行许可交易,目的是激励供应商提高电力生产效率。

绝对最大排放国

对中国来说,为碳排放定价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尽管其激励措施不如其他大多数主要经济体。尽管如此,欧盟的碳边境税计划,以及IMF关于全球碳定价协议的雄心勃勃的提议,可能有助于催化各地能源交易计划(ETS)的转型潜力。

碳定价并不新鲜。它一直被视为高效减少排放的方式。例如,欧盟(EU)就建立了它2005年贸易计划65项碳定价措施已在全球实施,覆盖45个国家;中国已经做到了八个地区的飞行员

Xi Jingping总统的承诺“双碳”目标,在减少排放水平有新的紧迫感。

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意味着它已经是绝对最大排放国美国每年的碳排放量相当于人均约10吨二氧化碳当量。

虽然这个数字仍然远低于排放量最高的国家的人均排放量,特别是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它们人均排放量约为20吨,但仍低于欧盟的人均排放量大约6,是迅速增加

因此,Xi Jingping总统的承诺“双碳”排放的目标,在2030年见顶,达到零排放的目标,到2060年,在减少排放水平有新的紧迫感。

全球层面的碳定价

新方案涵盖了其中一些占中国碳排放量的40%,但大幅减少排放的激励措施的力度还不清楚。覆盖的组合和定价水平可以让它难以评估的整体影响排放行为,但在国家层面分析影响的一种方法是看碳定价所产生的总收入(包括排放权交易)对经济的排放水平。

我的同事Beata Cichocka和我研究了20国集团和其他20个主要经济体.这些国家的碳定价都有所提高2018年为90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产出1%的八分之一左右(0.125%);这些国家的碳排放成本每公吨增加约3美元。

碳成本增加

碳成本增加

中国的ETS是如何融入的

去年,中国的8个区域碳排放交易系统共筹集了55.7亿美元,但这几乎没有增加中国碳排放的成本。这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每公吨只增加了0.42美元。

尽管中国有可能超过美国目前的水平,但中国在国家碳交易系统方面的努力将使碳价格保持在我们分析的国家的后半部分。不过,目前还不清楚新计划将筹集多少资金最近的一项调查一些利益相关者预计,起价为每公吨二氧化碳49元人民币(7.6美元),到2025年升至11.0美元。但由于这只涵盖了一部分排放(第一次是40%),整个经济的碳成本将会更低。

以2025年的价格为例,加上现有的区域价格,将“逐步整合”,意味着整个经济的价格将达到每公吨4.8美元,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增长。

ETS如何进化

中国的全国碳排放交易机制是一个起步框架。可以加强激励和覆盖面。有两项国际努力可以让中国和其他国家更快地制定具有变革潜力的政策。

首先,欧盟正在制定计划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旨在解决“碳泄漏”问题,即随着欧洲法规的收紧,排放正在转移到欧盟以外,并与非欧盟生产商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

C-BAM将要求进口商报告进口情况,并购买尚未定价并将适用于的碳的证书碳密集型行业——钢铁、水泥、化肥、铝和电力——在这些领域,向欧盟出口的国家没有制定碳定价。

这些项目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在新的国家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减少出口的前景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一个,看到,因为这些行业很有部分由中国目前的ETS,欧盟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市场(2020年占中国总出口的15%,尽管只有3%的目标基础物质产品).

第二个,提出新举措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人员提出的建议是,各国应同意一个全球最低碳价格,并根据各国的收入水平加以区分。这符合经济逻辑最低公司税率,解决跨境投资中的“逐底竞争”激励措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小组建议三个最低碳价高收入国家为每公吨75美元,新兴经济体为50美元,低收入国家为25美元。

尽管这是一项新提议,但它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使各国能够以共同的碳价格共同行动,并在不冒将这些排放转移到海外的风险的情况下,创造减少排放的强大动机。

这些类型的项目可以提供进一步推动中国,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建立新的国家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基础和兑现的关键排放的野心。无论如何,公司和政府都需要关注这些变化,了解自己的碳使用,以应对气候变化,避免在全球监管和贸易体系发展的过程中落后。

我很感谢Beata Cichocka对这篇文章的输入和分析,所有的观点和错误都是我的。

这个故事最初出现在:

边缘新闻

关于这个主题的更多信息

作者详细介绍